滁州市根欠办实体化运行助农民工安“薪”无忧

    发布时间:2023-01-16 15:36
    【字体:打印

    滁州市高度重视根治欠薪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示,高位推动工作落细落实。为建立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面对房地产市场遇冷带来的严峻形势,2022年,滁州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全省首创了实体化运行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机制,为实现根治欠薪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治欠保支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受理办结欠薪线索交办1233件,涉及5000余人,涉及金额7297万元;累计处置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欠薪投诉831起,为9000余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94亿元。工作做法一直得到省厅的关注和支持,在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支撑根治欠薪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王炜厅长点名表扬和分享了滁州市根治办实体化运行成效,滁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连续5年获得全省A级评定。

    一、创新创效监管模式,努力实现欠薪问题“源头治理”。为推动实现欠新问题源头治理,市支队在落实国家、省有关强化监管工作要求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效工作实绩,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走深走实。一是集中办公联合受理。从人社、住建、交通、公安等8家成员单位抽调18名人员集中办公,成立案件受理、巡查(执法)、督办等5个工作专班,明确线索分流、项目巡查、问题督办等工作流程,建立起“项目定期巡查、现场执法,线索统一受理、归口办理,案件限时办结、督查督办,部门联合惩戒、追责问责”的工作制度。二是常态化巡查全覆盖。组建多部门联合巡查组,通过约谈、巡查等方式,定期核查在建工程项目制度落实情况和工资支付情况。累计开展常态化巡查6批次,检查在建工程项目641家,下达问题整改清单90余份、《拖欠农民工工资风险告知函》130余份、限期整改指令书11份,交由主管部门责令停工整改12家。同时各县(市、区)均已组建运行实体化根欠办,基本实现在建项目常态化巡查全市覆盖,全面落实行业和区域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三是建立“三清”工作机制。立足于“根治欠薪在平时”思想,进一步压实属地和主管部门责任,在全省率先实施欠薪案件“月清零”、欠薪投诉“月清理”、责任落实“月清查”的“三清”工作机制,确保案件线索及时化解,农民工合法薪酬权益得到维护,最终形成案件阶段清零、线索高效处置、责任层层压实的清欠格局。四是设立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工作站采取“3+1”模式,即建设单位、监理企业、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人巡查组工作人员组成,主要承担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落实、实名制和工资支付全流程监管、现场受理处置欠薪维权投诉,开展法律宣传4项职责,确保欠薪隐患化解在项目现场全市共设立在建项目维权工作站385个,累计处置欠薪问题220余五是开展根治欠薪集中行动。先后开展了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春季“回头看”、执法月等集中行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要求。7月初,在全省率先开展根治欠薪积案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9月初,为贯彻执行全省统一部署,在百日攻坚行动的基础上印发了《滁州市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排查出重难点欠薪积案48件,有效化解43件,化解率90%;部分化解5件,确保了中秋、国庆以及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的社会稳定。11月,提前部署农民工工资结算和支付工作,组建工作组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足额支付巡查,推行工资支付四级承诺制和施工总承包单位无欠薪责任制,市本级累计巡查在建工程项目190个,推送工资支付和维权提醒短信覆盖农民工11.42万人。

    二、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努力实现欠薪问题“系统治理”。建立具有滁州特色的制度体系,打造出“欠薪治理一张网”的总体格局。一是落实各方责任。制定出台《滁州市工程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办法》,细化根治欠薪目标责任、任务分工、责任追查等有关内容,明确“市场主体负责、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的工作方针。加大处置力度,强化通报追责,累计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1起,向社会公布重大违法典型案例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7个。二是创新联动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实体化运作滁州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重要时间节点根治欠薪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落实“三清”工作机制,促进根治欠薪工作提质增效的通知》等文件,创新根治欠薪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进一步整合工作力量,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责任追究,实现闭环管理。三是加快政策落地。印发实施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办法、建设领域劳资专管员管理实施细则、推广使用社会保障卡发放工资、常态化检查、设立农民工维权站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确保《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九项核心制度落到实处

    三、切实推进“三化同步”,努力实现欠薪问题“规范治理”。一是实现信息化在线监管全市纳入农民工权益保障监管系统的工程建设项目1092个,其中在建工程项目315个,涉及农民工21.77万人,基本实现在建项目线上监管全覆盖和在线工资保证金存储、专户开设、实名制考勤、工资发放等制度的全落实,累计化解预警线索9596条,监管代发农民工工资34.8亿元。二是实现标准化工作落实。先后四次改版《在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将工程款支付担保、农民工维权工作站等最新要求具化为标准文本和制度规定,印发至全部在建工程项目。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宣传月活动,举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贯会4场次,举办劳资专管员培训班3期,举办以案释法专题报告会3场,有效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三是实现制度化案件(线索)办理。将根欠办作为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统一“窗口”,实现欠薪问题一体化受理和交办督办制,对欠薪举报投诉、信访、平台线索、转办案件等实行集中受理登记,并按属地、项目性质进行分类交办,落实“24小时联系,15个工作日书面反馈,一个月妥善解决”规定,妥善处置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欠薪投诉319起,得到省治欠办“线索处理较为及时、查办质量较好”的好评。

        下一步,滁州市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持续优化完善根治办实体化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一体交办、两线监管、“三清”落实、分时调度、联合办案、激励奖罚等工作机制,着力深化根治欠薪行动,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